從默默無聞到火爆大江南北,白茶用了短短十年而已。如今幾乎每個茶館、茶店、茶空間、茶博會,都能看到白茶的身影。不得不承認,白茶確實火了。大火之后是大亂,這幾乎是中國茗茶都要走的路徑。
白茶躥紅的背后,隨之而來的也是一系列的亂象。本來白茶不炒不揉,本譽為最簡單的茶。但如今市場魚龍混雜,這最簡單的白茶也變得不簡單了。之前遇到過一位茶友,自己花了600塊買了一個老白茶餅,與一位較懂白茶的茶友分享的時候發(fā)現(xiàn)這是一餅拼配+做舊茶。其實這種情況在白茶新茶友中較為普遍,很多茶友都非常喜愛白茶,但也讓這些新手茶友在選購的過程中被“蒙蔽”了雙眼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有的商家大擺10年15年陳老白茶字樣,吸引顧客。現(xiàn)在更是增加了陳年高山野生茶等宣傳噱頭。但茶葉原料卻不明何地。
該如何辨別與防范“做舊”老白茶?
1、從外觀上
自然陳化的白茶餅是“五顏六色”的。白毫?xí)D(zhuǎn)化為銀灰色,未充分轉(zhuǎn)化的葉子為綠色。而轉(zhuǎn)化后的葉子呈褐色、黃色,深度發(fā)酵后則呈黑色。而做舊白茶,則是顏色統(tǒng)一,死氣沉沉,毫無生機。呈現(xiàn)單一的褐色或黑色。
2、從口感香氣上來說
我們知道陳年的老白茶有糯香、棗香、藥香等,聞起來是十分舒服的。干茶香可以通過高溫等方式創(chuàng)造,但茶的口感騙不了人。自然陳放的白茶,茶湯順滑,入口甘甜,且蓋碗、杯底都香氣十足,茶湯口感無強烈差別。
如果你遇到一款老白茶,香氣寡淡且沉悶,有苦澀感、鎖喉感遲遲不褪,且含有強烈刺激的異味,或發(fā)酵過度的味道,喝了讓人極為不適,那說明你很有可能遇到了一款做舊茶。
3、葉底也是最后一大指標
正常陳化老白茶的葉底鮮活,且彈性大,葉底靜脈走水清晰。而做舊茶的葉底死氣沉悶,無彈性。葉脈不清晰,稍微撥動就爛碎。
白茶雖然歷史悠久,但要說流行,也就近十年的事情,換言之,在十年前人們是不會刻意去收藏很多白茶的,因此,可以肯定的說,市場上很大一部分老白茶,都是“做舊”的發(fā)酵茶。